来源时间为:2024-02-02
群文春晚,探秘丰富多彩沈阳非遗
2024-02-0216:10聚焦辽宁
近日,“沈水之阳我心向往”2024沈阳群众文化春节联欢晚会暨“多彩非遗”特别节目在盛京大剧院隆重举办,这场集合了丰富多彩沈阳非遗项目的春晚节目将于大年初二在辽宁经济频道播出。今天,让我们一睹为快,探寻一下这些精彩项目的秘密吧!
琳琅满目的手工技艺——
方氏皮箱雕刻技艺始于十九世纪末,开始以雕刻木箱为主,后逐渐演变成雕刻木胎的皮箱。经过对皮革软化、描图等多重工序,在皮料上刻画出的动物、植物等浮雕图案非常精美,凝聚着世代相承的手工制作历史。
沈阳满族刺绣是以反映辽沈地区满族传统社会生活为特征的民间传统刺绣技艺。技法多样,题材种类、图案设计都具有浓郁的满族绣品传统风格,从日常生活用品到服饰上,都体现出独有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沈阳李氏糖人制作技艺兴于清朝道光年间,传至李凤艳已是第5代了。制作技艺多达十二道工序,技法上分吹、塑、画三大类。作品夸张古拙、生动细腻。代表作品有《小老鼠偷油》《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
李氏民间掐褶纸以纸张为材料,运用巧妙的构思,通过掐褶工艺把纸张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作品创意十足、色彩艳丽、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展示了非凡的技艺功底和艺术造诣。
冯元平剪纸技艺是在陕西、山西剪纸的基础上,融入了辽沈黑土地元素,在传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不断创作出于时代相结合的作品,作品点、线、面连接,纤细精妙,形成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独具艺术特色。
金氏绳结技艺源于家族母系传承,作品由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两大系列组成,以一根绳子通过穿、绕、编、挑等工艺,吉祥挂饰系列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编结服饰有手链、项链、腰带、拖鞋、古典盘扣等。
沈阳于氏面人制作技艺特点是技法简练、手疾眼快、色彩鲜艳、型神兼备、表演性极强。兼具揉,按,捏,掀,搓,挑,压,拨等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贲氏草编技艺源自于河北,传承人贲力自小对家族草编工艺耳濡目染,各种技法熟记于心,多年来,他在保持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赋予草编新内容和新形式,为草编注入了勃勃生机。
阚氏羽毛画制作技艺采用家禽羽毛手工粘贴,把半浮雕羽毛画演变成能卷起来的平贴羽毛画。同时善于捕捉羽毛的特性,浓缩作品客体的艺术看点,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色香味俱全的非遗美味——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
“辽菜”是辽宁菜系的简称,它是根据辽宁地区的民族特点、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艺而形成的一种地方菜系。辽菜擅长扒、熘等30余种技法,菜肴具有一菜多味、咸甜分明等特点,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
老边饺子系边福于清道光9年在沈阳所创,历史悠久。“老边饺子”以其独特的煸焰制作,浓郁的风味特色,加之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求,成为融精美造型与醇厚口味一体的、有着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饺子精品。
马家烧麦制作技艺
马家烧麦历史久远,早在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由回民马春在盛京城内开始制作烧麦,以其“馅大、皮薄、汁满、味好”深受百姓欢迎。马家烧麦是具有回民特色的传统美食,用料讲究,做工独特,造型美观,风味独特。
李连贵熏肉大饼传统制作技艺
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河北省滦县人李连贵在吉林省奉化县(今梨树县梨树镇)街内宝德楼胡同开“兴盛厚”肉铺,兼营熟肉、懒饼、叉火勺。选用八九味中药加入煮肉汤中,熏肉香美,其后大饼、蛋花汤也随之创制闻名。20世纪50年代,李春生继承祖业,在沈阳城内广生堂胡同开设了李连贵熏肉大饼店,成为沈阳风味食品。
牛家香肠传统制作技艺
牛家香肠传统制作技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选料、切肉、剁肉、配料、拌馅、腌制、灌肠、晾晒、水煮、熏烤等十余道工序。每一道工艺都沿用牛家祖传香肠制作秘方,制作香肠所用香料为全草本腌制,秉持“药食同源”的理念,每种原料必须严格遵从用量,不同原料各有其不同的处理方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口感深受百姓欢迎。
张家清真糕点制作技艺
张家清真糕点制作技艺第一代传承人清光绪年间从河北迁入沈阳,创办点心铺,字号“福泉海”。历经百余年已有六代传承。张家清真糕点秉承清真饮食习惯,专用植物油,选料精良,货真价实。采用古法制作麦芽糖、熬制糖浆、挂糖挂霜、制酥制馅,技艺虽繁但不减半点物力。张家清真糕点有传统老八件点心、传统老式提浆月饼、槽子糕、绿豆糕、油茶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