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百姓生活 > 正文

翻开清史,与我走进沈阳故宫

发布日期:2016/10/5 14:50:06 浏览:405

翻开清史,与我走进沈阳故宫——我镜头下的沈阳故宫系列之二

新华网、中华网、北京周刊、美丽中国行、RCRA签约摄影师。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乐途网、搜狐、携程专栏作家。故宫专题摄影。

到朋友圈,看看你的微信影响力有多大?此页至皇宫沈阳故宫,那恢宏的建筑,华丽的殿宇,如一部厚重的清史,在你的眼前,慢慢的展开

对于宫殿和老城我是喜欢的。除了北京紫禁城,就是沈阳这个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了,我对她早已是心生向往,虽途经了多次,但因各种事因,并未真正的走进她。沈阳是一座有着二千三百余历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在此设立了侯城。一六二五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一六三六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朝。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移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这就是历史。历史已经一天天的被翻阅了,那么,时光是最好的记忆,记忆着她的前世今生——

摄影/朱文鑫

从吉林回京我经过了这里时,毫不犹豫的中途下了车,在灿灿的艳阳里,沿着沈阳故宫的正门,大清门而入。一进入大清门,饰有各种龙形图腾的建筑,一切几乎都是原来的模样,于是,我开始穿越走进了大清,那象征着古代帝王的金龙,那身着龙袍的皇帝皇太极与海兰珠大婚的场面历历在目......在蓝天的映衬中,显得格外的威严与洒脱。随着脚步慢慢的前移,那恢宏的建筑,华丽的殿宇,如一部厚重的清史,在你的眼前,慢慢的展开。

摄影/朱文鑫

摄影/朱文鑫

镜头,摇回了公元1592年的皇太极出生时的那一声惊天一哭,这个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深受父亲的厚爱,连皇太极这个名字也与皇太子谐音。

摄影/朱文鑫

在光阴里,我寻着她的踪迹走来,迎面是两座文德武功的牌坊,路南有奏乐亭和东西朝房,前面是崇政殿,过有三层楼高的凤凰楼,里面是建在三点八米高台上的清宁宫,这是满族人的住处要建在高岗之上的习俗,在这里可以俯瞰正殿的区域。这一宫高殿低的建筑形式,充分显示出了满族的建筑风格,而东西二宫,则是完全的汉式建筑。

摄影/朱文鑫

总是偏爱有光影的物质。在我的小时光里,走在这里,心静的如门前的石狮子,越来越喜欢不语或是少语了。记得在寺里遇到一个老者,他说了一句家常话:爱叫唤的肚子里饿空了。是的,只有静心做喜欢的事情,走心对她,心静如铁未必不热,你才是最结实的。如这厚实的宫墙和大殿,历经几百年的沉淀下来的,一砖一瓦都透着道之道儿。

摄影/朱文鑫

沈阳的故宫比北京的故宫小巧十倍。真是小巧,才透着玲珑。我是喜欢巧妙的。在宏大的物质你往往难于驾驭,皇帝也难于驾驭那么宏大。有时,我到喜欢寺庙的方丈和老道,同样都是殿宇,他们的修为涵养远比皇上厚重和包含。一个人,走在这沈阳故宫里,像是在自家院子里随意的走动。我一步一步的观察,在崇政殿的东侧,是著名的大政殿,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内部结构为,彻上明造,下有大青石修建的须弥台基,正门前金龙蟠柱,殿顶为绿边黄琉璃瓦,中央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

在光阴里,沿着大政殿的前两侧走,排如雁行的十王亭,左右翼王和八旗办公的地方,南为大红墙,清初为开放式广场,以木栅与宫外相隔。西侧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都那么的喜欢着。

摄影/朱文鑫

不知不觉已是午后,仍无倦意,站在静静的大政殿前,忽然一阵雷雨,不慌不忙,在里面赏,一个女子在门里的一座小屋里,不知手机里在与说说笑,我还以为穿越剧了呢?!旁边就是当年皇后的绣床,在这样的环境里,会联想出故事来.....美女子不干扰我拍摄,我透过蒙蒙的雨幕,我仿佛看到了,当时以盛京为依托的清军,从这里出发,越过了长城,把手里的长剑,指向了中原。

摄影/朱文鑫

摄影/朱文鑫

在这里,我看到了当年海兰珠们使用过的吊起来的摇篮床(续集中再细说)已经生活用品。满族人的行宫基本都是借鉴汉人的建筑艺术,除了几口煮菜的大锅和装孩子的吊篮之外。俗语云:养个孩子吊起来。在这里,不得不说下东北“两怪”: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因为东北地区冷,所以冬天时候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这不奇怪。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以前东北人给孩子睡的摇篮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是用绳子把摇篮吊起来,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这样,母亲在屋里做活计的时候只要偶尔抽空推一下,摇篮就可以自己晃好长时间,这个习俗是源于东北最早的居民都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当大家逐水而走的时候经常把孩子的放在摇篮里挂在马背上迁移。就有了现如今东北的第二大怪。

摄影/朱文鑫

历史又翻过了一页,又一页,随着清世祖福临,在这里宣布移都北京后,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就要产生了,厚重的清史,也将要翻开新的一章。

摄影/朱文鑫

这旧日红,这双喜绣,曾是你发髻上的装饰吗?是你与我大婚时的爱物的遗迹吗?400多年过去了,皇太极的大婚依旧在眼前闪回.....晶含粉透,烟花消融。流影幻池,烟月红廊里,是否步步栈云?

摄影/朱文鑫

我在这里一下子找到了北京故宫的感觉,这个角度多么像坤宁宫的西北一隅的缩影。沈阳故宫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代建筑的风格,突出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利用。

摄影/朱文鑫

摄影/朱文鑫

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这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整个建筑大都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布局一气呵成,完整和谐,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的发展。

摄影/朱文鑫

行走在沈阳这座城市,自己就象身处在一部大清的老电影之中……这里会有怎样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贴士沈阳故宫的这些灵感适合全年去玩。

《翻开清史,与我走进沈阳故宫》相关参考资料:
沈阳故宫、沈阳故宫门票 十一、沈阳故宫门票多少钱、沈阳故宫国庆游客量、沈阳故宫游客量、沈阳故宫开放时间、沈阳故宫古建筑、沈阳故宫十一人多吗、沈阳故宫灵异事件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