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旅游景点 > 正文

鈥?023年“北京榜样

发布日期:2024/2/9 10:47:57 浏览:30

赢得了部队士兵的普遍赞誉。

黄何,沈阳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处副处长

为尽快了解掌握有关情况,黄何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作为启动工作的“敲门石”,先后去到沈阳中关村科技园项目、京东MALL、联东U谷、沈阳国际软件园(京沈合作园)、清华启迪科技园等近20个点位,深入实地开展调研30余次,全面了解京沈合作项目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短板与需求,为进一步做好京沈合作工作夯实基础、寻求契机。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沈阳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薄弱环节,黄何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打造京沈合作“新名片”,积极推进京沈互动对接,组织参与交流活动20余场,引进首都优质资源,赋能沈阳科技创新发展。一年来,黄何切实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助力沈阳实现高质量发展。

崔勇,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政府市委常委、副市长

崔勇深入对口协作项目现场、基层部门了解真实情况,较短时间内掌握了2020年以来的11个建设类协作项目情况。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他坚持每月到包联企业走访,实时了解企业动态和生产经营情况,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为企业研究解决问题。他主导研究制定协作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筛选申报、项目建设过程考评、项目联合督办、项目绩效评估等4项工作机制。他引导、支持相关部门、单位加强与西城区相关单位的沟通对接,主导健全分层对口协作体系。他还协调对接北京企业,为邓州学校、医院捐赠图书1000册、物资20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首都功能核心区挂职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

梁新,西藏自治区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校长

五年来,梁新两次延续援藏工作,在根植雪域高原教育事业期间,用实干扛起责任担当,用真情书写援藏情怀。他依托援藏契机,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培育团队,有效促进京藏两地德育互动,逐步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他充分发挥“组团式”教育援藏的优势,将援藏资源的影响转变为长期性、多向性的引导,实现长效帮扶和西藏德育教育的内生发展,提升德育的“造血”能力,并将德育工作的关键放在德育队伍的打造上,经过长期积淀,构建了包括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的校园德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植形成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四大德育品牌,在西藏教育中已拥有极大知名度。

隗云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隗云华到岗后的第一时间,就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促膝交流,了解当地县情和发展支柱产业情况,了解三峡库区巴东县基层群众最真实的所思所想。在做好调研工作之后,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为北京市和巴东县的知名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支持,组织北京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到巴东县疗休养,促进巴东文旅产业发展。他积极对接北京市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两地惠民政策,带动农产品销售1000余万元。他将巴东作为“智慧旅游”试点,组织专业人士赴巴东县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推进了北京与巴东的深度旅游合作。两年来,隗云华始终用心学习、扎实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程旭辉,中央民族大学团委副书记

近年来,程旭辉坚持将民族团结工作与对口支援工作相结合,每年都会组织200余名民族地区青少年来京学习交流;协助北京中小学生与新疆、西藏等地近2万名中小学生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参与组织全市中小学生为受援地中小学生捐赠国语图书103万本;动员27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组成大学生支教团,前往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开展服务。此外,他还举办“中国青年年货节”北京专场活动,助销助农产品;广泛开展技术支持、乡村规划和产业振兴咨询等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帮扶内蒙古团组织的53个项目落细落地;组织数千名学生赴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和服务,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专项调研等活动。

焦艳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教师

焦艳玲本着帮助学生完成大学梦以及“为昆玉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的初心,主动申请连续两批援疆,以实际行动诠释“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援疆期间,焦艳玲听评课两百余节,先后开发了“微教学片段改进专题教研”“每日高考题说题微教研”“教育家精神师德学习”等特色校本教研活动,她主动申请成立“十四师特级教师工作室”,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她在“我在北京有个家”捐资助学中,捐赠6000元资助一名家庭困难的维吾尔族小学生,为其购买学习书籍等礼物。为鼓励学生进步,她还多次自掏腰包购买奖品,为教师购买专业书籍、白板、录课辅助设备等投入资金达数千元。

先锋集体有:

中藜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藜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藜麦非常适合在翁牛特旗西部高寒曼甸旱地缺水地区种植,于是在2022年,该集体在翁旗打造了1.7万亩藜麦产业化种植示范基地,是目前全世界规模第一的藜麦种植基地,这一举措成功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落户翁旗,并进一步推动了翁旗实现农业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在藜麦一产种植期间,该集体通过土地规范化流转,使当地农民获得稳定收入,同时吸引大量劳动力在藜麦种植产业园务工,亩均增收超过700元。除粗加工产品外,藜麦轻食等9大系列产品经过二产工业也陆续落户翁旗,带动了当地税收、就业和产业供应链(包装、设计、物流、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未来,该集体将以藜麦科技产业为平台,实现藜麦全面产业化,打造藜麦50亿级产业生态圈,孵化出在北交所上市的藜麦领域科创企业,打造翁牛特旗本地区藜麦产业“新名片”。

北京市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依托传统文化志愿者项目“春雨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在公共文化领域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帮扶工作,受到了受援地政府和群众的普遍好评。近年来,文化志愿者先后走进新疆和田、喀什、青海玉树、湖北巴东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受援地,以公共文化服务积极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大讲堂”“大舞台”“大展台”“大调研”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交流。2023年,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做好文化精准帮扶工作,文化馆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扎实推进“文化润疆”等重大工程落地生根,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北京京门商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门商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门头沟区“文旅体验、科创智能、医药健康”三大产业定位为依托,面向内蒙古武川、西藏堆龙德庆、湖北神农架、河北涿鹿等地区的资源禀赋,探索构建区域品牌联盟机制。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消费扶贫”政策,出资成立北京灵山绿产商贸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个区域性绿色产品品牌。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定向帮扶资金100万元,与支援地区40余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自2019年至2023年,灵山绿产公司累计销售帮扶协作地区产品7200余万元,带动贫困立卡户6000余人脱贫增收,与门头沟区22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单位食堂、工会建立帮扶产品配送合作关系,先后承办、参与首届区长直播带货、市委统战部“8 1”行动项目等扶贫产品展卖活动100余次。

北京朝阳医院

近年来,北京朝阳医院共选派30余批次41名高水平医疗人才参加“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以及援青、援甘“博士服务团”项目。帮扶受援医院持续提升学科能力,实现一批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医院注重传授先进诊疗技术和宝贵临床经验,为受援地帮带医疗团队39个,精准培养不同层次医疗骨干400余名,接收160余名医务人员深造进修,选派5名管理骨干到受援医院挂职,优化改善服务流程170多项,推动受援医院高质量发展。此外,医院还建立了定向帮扶机制,帮助5家受援医院开展新业务,填补技术空白181项,组织27批次支援人员赴青海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开展脊柱侧弯筛查,截至目前,已累计为600多名脊柱侧弯患儿无偿实施手术,并设立了“大海脊柱拯救行动专项基金”。

北京二中阿尔山分校支教团队

截至2023年7月,北京二中共计派出四名执行校长,先后带领5批次36名干部教师到阿尔山分校任教。在学校管理方面,支教团队结合阿尔山特色整合资源,重构学校文化,提炼形成“兴学”课程体系,实现了牵手合作办学伊始定下的“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目标。在培养人才方面,4位支教教师参与“青蓝工程”,承担5位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手把手传授教学技能和教改经验。由东城区7所学校的8位教师组成的第五批支教团队,工作覆盖全校六个年级7个学科,平均周课时18节,同时承担社团课等工作。由他们发起并促成的“礼赞二十大”东城阿尔山两地书画作品展,不但促进了京蒙两地的艺术交流,还向全市人民展示了阿尔山一中的美育成果。

上一页  [1] [2]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