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旅游景点 > 正文

[春节异乡人]沈阳人的北京新年

发布日期:2024/4/29 19:41:23 浏览:8

妹妹悦悦正在练习书法

央广网北京2月3日消息(记者吴喆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3号)是大年初七,不少人已经离开家乡,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春节,家人的短暂团圆又成了一年中最难忘的记忆。无论是去外地求学,还是异地工作,离开家乡已是不少中国家庭的日常状态。年轻人喜欢在大城市打拼,成家立业后,把父母接来共享天伦。对于年轻人来说,习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生活并不太难;而对于年迈的父母而言,虽然享受到了家人团聚的幸福,也在经历着身在异乡的种种不适。

北京为例,公开数据显示,超过2000万常住人口中,800多万是外来人口。不少孩子生在北京,父母的家乡对他们而言只是个地名,是一年中可能会去一两次的地方,他们心里更认可自己是北京人。不少生活在北京的老人,因为要照顾子女,甚至是照顾子女的下一代,选择生活在这里,对他们来说,即便生活环境熟悉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永远都是异乡。

老吕是沈阳人,2017年,是他和夫人来北京的第19年。在这个二胎家庭里,大儿子畅畅10岁,念小学四年级;小女儿悦悦7岁,读一年级。哥哥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妹妹的场景。

畅畅:我记得第一次她生下来的时候,我在产房就哭。

记者:为什么?

畅畅:因为,我老怕爸爸妈妈不要我了,要她。

悦悦:不爱他了。

老吕为了孩子上学换租一套三居室

和北京市超过一半的常住人口一样,老吕的家也在五环外。为了孩子上学,他把市区的房子租出去,换租了一套三居室,距离孩子的学校,走路只需要半个小时,而老吕和爱人进二环上班,路上则要花一个多小时。

老吕告诉记者,“我房子所在地,学校是很差的,在北京市排不上,后来我就权衡,攒钱还不如攒孩子,把钱留着没有用,还不如让孩子多学点知识,后来我就选择了读这种自费的。”

假期,兄妹俩能睡到八点多。他们还在梦乡时,老吕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就开始在厨房忙碌。老吕2003年一结婚,施奶奶就退休来北京帮助奋斗的小两口做家务。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施奶奶也越来越忙,她在北京一待就是14年,每年过年都在北京。

施奶奶亲自做的早餐。

记者:早晨做什么?

施奶奶:早晨做的是豆粥,多种豆,黄豆绿豆红豆,枣、花生米,对身体特别好,醋溜白菜,炖豆腐,家常菜,沈阳也吃,在这也一样。

畅畅和悦悦,从小就在北京生,北京长,吃着东北菜,说着北京话。偶尔,妹妹会跟着学校的东北老师学几句家乡话,她觉得好玩。

畅畅:俗称,叫吃饭,也就是说吃煮食。

记者:他有点北京口音?

施奶奶:他俩都生在这。

悦悦:可我没有北京口音,我是东北大碴子。

畅畅:老师经常说,你干哈啊,好好学习你这是干哈呢。

老吕:说不清孩子到底是哪里人

奶奶说,这俩小孩应该算是一半沈阳人,一半北京人。老吕说,没有北京户口,始终不踏实,他也说不清孩子是哪里人,“我们家这孩子,四不像,你查户口本,原籍天津,户口所在地沈阳,出生地北京,从小上学,上托儿所都在北京,他们没有任何非北京以外的生活经验和情节,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北京人。但是在同学堆里,老师今天统计一个数,京籍非京籍的,体检、买保险就不一样了,慢慢就知道了,尤其老大,自己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哥哥畅畅正在裁纸

兄妹俩成绩优秀,从小还研习书法。吃过早餐,九点,在老吕的监督下,俩人开始裁纸习字。

吕先生:这是几平尺?

畅畅:八平尺。

吕先生:我要八张一平尺的怎么裁?

畅畅:八张一平尺。

吕先生:你又分不清反正了吧。

悦悦:我分得清反正。

两个孩子的花销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

每年,两个孩子的花销占到这个家庭收入的一半。去年,妹妹上学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老吕一家户口在沈阳是皇姑区,小女儿回去可以念重点公立学校,费用低,但就意味着要和哥哥分开。在北京,幼升小“五证”制度严格,老吕的材料一度被打回,直到最后一刻,审查通过,小女儿得以在北京上学,老吕也才松了一口气。练字对于孩子来说,枯燥,磨人,除了让孩子修身养性,老吕也用心良苦,“我女儿上小学,让我这坎过得非常痛苦,基本一个月没怎么睡觉,每天就要数十遍的看资料,过没过,过没过,五证,一个一个的看。她一旦不能上学,哥哥在这,是不是一家分开了。没有户口在北京市不能参加北京高考的,你得回原籍参加高考。所以我这俩孩子学习书法,也是留了余地,万不得已,可以走艺术类考生。”

练完字,两个小朋友开始写假期作业,对于成绩优秀的畅畅来说,作业已经写完大半,他还能帮妹妹辅导功课,妹妹则帮哥哥做手工作业。

畅畅:以前老在95分以上,今年不怎么的,数学考了个85分,年年都考96的。

记者:为什么?

畅畅:马虎了。

悦悦:马虎,太马虎了。

奶奶有高血压,洗完衣服,每天下楼健走一小时,是她雷打不动的“放松”。

施奶奶说,除了照顾这个家,照顾这俩孩子以外,我们两个老的就开始养生。我们俩个老的,身体还行,别有病,一有病就毁了。

老人是这个家庭最宝贵的劳动力

施奶奶还有一个女儿和外孙,都在沈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她在北京照顾儿子一家,小部分时间也回沈阳照顾女儿一家。老人,成了这个家庭最宝贵的劳动力。施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小,也需要老人,家啊,孩子啊,早晚接送的,等孩子大了,自立了,我们老人还是愿意回老家。”

午饭,爷爷掌勺。土豆炖肉,地三鲜,炒虾仁,辣白菜。吃着东北菜,哥哥说:我出生在北京,我妈妈是湖北人,但是我仍然是东北人。

假期,最开心的日子,是沈阳的姑姑带着表哥来北京过年。表哥比畅畅大两岁半,在沈阳一所重点小学读六年级,操一口浓重的沈阳口音。过年,在北京,是这个沈阳人一家,一年中唯一的一次团聚。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家人,哪里就是家乡。

姑姑说:“我一进这个门,感觉就是我最亲最亲的人,都在我眼前呢。这个家的人,所有人说的话,生活习惯都是我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一直在一起。”

三个孩子,蹦跳着下楼,畅畅和悦悦带表哥来到小区里一片没水的池塘,踩石头,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

畅畅:我们最乐意的就是在这玩了。

记者:这里头有什么玩的啊?

悦悦:按理来说,以前有水的时候有小蝌蚪,有水的时候有小蝌蚪。

畅畅:现在没有了,小蝌蚪都变成青蛙跳走了。

记者:你们踩石头玩?

畅畅:对,像爬山,找到一个立足点,再找下一个立足点。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