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资讯杂谈 > 正文

“两会”上的体育之声:冰雪

发布日期:2023/3/15 17:34:11 浏览:52

来源时间为:2023-03-14

1.放大冬奥效应加快打造新经济增长极——李克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市长)

建议: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张家口作为冬奥城市,尤其要做好后奥运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张家口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厚植办奥理念、用好办奥经验、拓展办奥成果、弘扬冬奥精神,找准成功办奥独特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把冬奥场馆用“活”。冬奥之后,各个场馆面临重新开发利用。目前,张家口正在对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冬奥场馆,进行个性化、针对性、适应性改造和配套设施完善,推动其由单一体育功能向体育文化、旅居康养、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拓展。张家口市发布了赛区场馆2023年度活动计划,将承办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会议会展共计203项活动,丰富多种业态,以赛聚商、以商养馆、以商带产,实现冬奥场馆平赛结合、四季运营、综合利用。

把文体旅游做“火”。当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新时尚。张家口市将围绕建设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坚持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举办品牌赛事、城市联赛、群众赛事等3000场次以上,大力发展长城文化、地方民俗、冰雪草原、温泉康养、葡萄酒等业态,完善产业链条和配套服务,加快打造国际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把冰雪经济做“强”。张家口市依托2个冰雪产业园,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21项、落地102项、投产运营63项,拥有做“强”的基础。下一步,将绘制冰雪产业图谱,全面梳理产业细分领域、优势短板,精准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把城市品牌擦“亮”。聚焦强品牌、树标杆、作示范,打造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服务设施、一批彰显奥运城市特色的风貌街区、一批体现奥运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深化与世界冬奥会举办城市在宣传推介、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全面塑造“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城市品牌。

2.精准发力叫响“冰雪森林之都”旅游品牌——董文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市长)

建议:为更好抢抓后奥运时代有利机遇,伊春将依托独有的森林冰雪资源和冬季体育项目优势,推动“森林 冰雪”、“冬季旅游 体育”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冰雪经济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

伊春将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继续讲好伊春“冰雪故事”:首先是丰富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冰雪与体育、研学、民俗等元素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一批场馆设施,精心打造一批冰城雪堡、森林冰瀑、雾凇雪凇等特色景观,推出一批林区民俗、文化、饮食产品,叫响一批必到必游的冬季旅游“打卡地”。

其次是打造优势品牌活动,继续办好“森林冰雪欢乐季”,将其打造成特色鲜明、风格时尚、功能多元的特色节庆品牌活动,同时承办好中国冰壶联赛、全国青少年冰壶邀请赛、超级杯国际冰壶邀请赛等体育赛事,打造“全国冰壶品牌赛事示范区”。

第三是构建冰雪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集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节庆、冰雪娱乐、冰雪教育、冰雪体育于一体的冰雪产业集群,拓展“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为“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注入新动能。

3.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王雪峰(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白山市市长)

建议: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引领,大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壮大以冰雪为代表的全域旅游产业,认真做好“雪文章”。

冷是资源、更是财富!抓住后奥运时代冰雪产业黄金发展期至关重要。”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做优冰雪产业,全力打造世界级冰雪经济生态圈。

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认识发展机遇,立足自身实际,创造发展条件,力争各方面更上一层楼。打造高质量的冰雪旅游产品是个发力点。下一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开发“高端 亲民”“专业 娱乐”“野雪 雪道”“竞技 文化”等全领域、全人群、全阶层的冰雪旅游产品,着力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让冰雪经济越“冷”越“热”。

4.冰雪旅游是破解神农架旅游“季节不平衡”的关键一招。——刘启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区长)

建议:通过“冰雪 温泉 民宿 美食”等方式,可以让“冷资源”持续变为强区富民的“热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支撑。

5.大力发展群众冰雪体育非常重要——钱福永(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

建议:优化冰雪运动区域布局,扩大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出台实施后冬奥时期“百城千冰”计划;支持冰雪资源重点区域发展;加大冰雪运动场地供给;广泛开展冰雪体育活动,打造“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特色冰雪运动品牌,组织开展群众冰雪体育赛事,提升冰雪运动参与率;加强开展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制定从事冰雪运动刺激政策;提升冰雪运动指导水平,建设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开展大众冰雪运动健身培训服务;加快冰雪健身旅游业发展,积极推动冰雪运动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发大众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和线路,打造冰雪体育旅游度假区或度假地,扩大参与冰雪运动的规模。

6.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工作——谢敏豪(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

建议:我们要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未来要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冰雪项目,不断提高冰雪项目竞技水平,构建起冰雪项目运动伤害防护与救治体系,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场馆建设并进一步完善冰雪项目市场化运行机制。

7.用好北京冬奥遗产——鲍明晓(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建议:用好冬奥遗产关键还是把冰雪的底色、奥运的特色转化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就业的实实在在的事。

中国也要用好冬奥会留下来的场馆等物质遗产,让它们为百姓所用,把资源变产品,把产品变市场,推动冰雪产业发展,这是最实在的冬奥遗产利用。各地要集中打造一些成规模、业态比较齐全、能够四季运营的龙头雪场和企业,至少在亚洲具有影响力,未来才能立足。冰雪运动对消费者黏性高,在冰雪运动培训、冰雪主题度假、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国产替代等方面都具备发展潜力。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极其宝贵的冬奥遗产。当前我们正在面临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艰巨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发扬好北京冬奥精神对科学应对当前挑战、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都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8.场地设施可持续利用——赵民革(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建议:将做好新首钢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共享冬奥遗产,提振消费活力,推动首钢园“冷资源”变“热经济”。

9.深挖资源加强合作新疆冰雪未来可期——马华东(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主委)

建议:创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新疆阿勒泰)冰雪体育示范区”。新疆阿勒泰地区作为人类滑雪起源地和“中国雪都”,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冰雪运动发展迅速,又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接壤,创建该示范区,将有利于提升新疆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

10.推动冰雪运动科技化——刘征(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体育学院院长)

建议: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研发中心;优化东北地区高端冰雪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激发冬奥效应;强力推进冰雪产业快速发展;构建国际先进的冰雪竞技人才培养新体系。

发挥北京在冰上运动项目发展的科技优势,设立北京国家冰上运动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沈阳体育学院在雪上运动项目积累的40余年科技助力优势,设立沈阳国家雪上运动研发中心。依托国家冰雪运动研发中心,协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机构,推动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等学科的融合发展。针对运动训练与竞赛产生的运动表现分析、运动状态诊断、竞技决策、装备优化等实际需要,全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科技化。

11.北京冬奥精神里的“自信”——杨扬(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

建议: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等各种考验,把冬奥会办得非常精彩,用事实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实力和态度,证明我们是负责任大国。这传达的就是自信。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我们都为冬奥会的圆满举办感到骄傲。精神与文化的传承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冬奥遗产应该既下沉到老百姓,也上升到精神和价值层面,希望未来我们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方面多做一些事情,因为体育能破除隔阂,将人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奥林匹克的重要意义。

12.北京冬奥精神已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王勇峰(全国政协委员、体育总局登山中心副主任、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

建议:在今后的体育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北京冬奥精神,激发和鼓舞中华儿女以更加坚定地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3.人才储备和产业市场开发中仍存在短板——纪冬(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教练)

建议:强化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业的联动,比如将冰雪运动项目列入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地方政府给予冰雪产业更多政策支持;规范冰雪项目大众培训收费标准,推进国内冰雪装备研发与生产,降低冰雪运动参与成本。

14.加强冰雪运动推广——任子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

建议:要以冰雪运动为特色,创新体教融合落地方式,在拥有冰雪资源的省份,推动冰雪运动设施、教材进校园,同时要把冰雪运动课堂搬到户外,以“沉浸式体验”创新“情境式教学”,将冰雪运动和学校课程紧密联系起来。

以冰雪体育研学为媒介,开启冰雪科普与素质教育通道。针对“缺冰少雪”的南方学生,建议开展跨地区闭环式研学,利用冰雪运动的特有属性,开展科学普及和研学活动。未来希望南方地区也可以承办更多冰雪赛事和活动,让南方冰雪的爱好者和小朋友们也能在家门口近距离参与、接触和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15.南方各省与东北地区建立雪上项目后备人才对口合作关系——李云峰(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鹤岗市体育运动项目训练中心高山滑雪教练员)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雪上项目优势明显的地市与南方有开展雪上项目愿望的地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之前,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实施省区市运动员联合培养政策,调动了南方和西部省份的开展积极性。在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黑龙江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运动员双向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黑龙江省越野滑雪队。李云峰认为,黑龙江省有国内高水平的教练员团队和科学方法,南方一些城市拥有资金优势,可以提供相应科研保障和训练经费,双方可以共建青少年雪上人才后备基地。

原标题:《“两会”上的体育之声:冰雪》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