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资讯杂谈 > 正文

沈阳创新升级大蒲河板块

发布日期:2016/8/16 7:55:53 浏览:517

蒲河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历经7年治理、改造、发展,沈阳蒲河生态经济带蓄积了强大的发展势能;新一轮东北振兴大背景下,以创新为主题,经济带建设迈入全新阶段。升级大蒲河板块,沈阳正在加快打造转换发展动力、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增长极

蒲河,一条横贯沈阳城市东西的古老母亲河,更是一条联动沿线各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带动振兴提质提速的经济“大动脉”。

这样注释绝非夸张:流经沈阳5个区(市),承载超过110万人口和全市20以上的经济总量,一批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已经快速在沿岸落子布局。

在持续7年推进保护、建设,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之后,沈阳蒲河又迎来了新的发展节点:瞄准新一轮东北振兴需求,立足沈阳乃至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大格局,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创新为主题实施新一轮蒲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战略,将经济带建设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和振兴发展成果展示区。

升级大蒲河板块,沈阳东西南北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产业框架已经拉开,转换发展动力、助力东北振兴的动力引擎已经启动。

战略升级:蒲河开发从补“短板”到增长极

蒲河,因其两岸蒲草丛生而得名。它发源于铁岭县想儿山,从最东端的浑南区望滨街道古砬子村进入沈阳,向西一路流经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在辽中区老观坨黑鱼沟汇入辽河支流浑河。全长205公里的蒲河,在沈阳境内就有近180公里。

和许多城市内河一样,蒲河也曾备受无序开发之累和无节制利用的摧残。2009年,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蒲河生态廊道的战略决策,决心用3年时间,举全市之力,集中治理蒲河、改造蒲河、开发蒲河,将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成为“沈阳之虹”。

3年过去,沈阳取得了这场母亲河“保卫战”的全面胜利:累计投入100多亿元资金,开展水利、绿化、道桥、污水处理等工程,蒲河实现水流贯通、水面相连,河道平均宽度由20米拓展到80米,蓄水量增加了六成,彻底结束了干涸断流的历史,全线“消灭”劣五类水体。

在生态化、景观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基础上,2012年,沈阳市决定以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将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全面转入生态经济带建设阶段。

目前,蒲河沿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生态旅游廊道,日均游人超过3万人次;城镇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快速发展。去年,蒲河生态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4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24亿元。

现在,这张持续描绘的发展蓝图又承载了全新的构想。

“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新一轮振兴的大背景,将蒲河生态经济带打造成为助推沈阳增强发展活力、转换发展动力的重要增长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这样定位新蒲河开发战略。

蒲河战略,由此全面升级。

运笔蒲河版图,沈阳有着深远的思量。“谋划好、实施好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事关沈阳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必须加快推动沿线区域发展,掀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新一轮热潮。”沈阳市市长潘利国这样解析战略升级。

事实上,追寻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沿海起步、溯内河向纵深腹地发展,已成规律。无论对于沈阳还是沈阳经济区乃至辽宁来说,蒲河都是一条具有战略地位和意义的重要河域。

从沈阳的发展布局来看,西部有国家战略布局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南部有国家战略布局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东部有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的沈抚新区,只欠北部崛起,共同构建起支撑振兴发展的产业“骨架”。

从更大的发展格局上看,蒲河生态经济带上游与铁岭、抚顺的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带相衔接,下游浸润于沈阳经济区唯一出海口———沈阳综合保税区,成为联动经济区各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驱动轴”。

经过7年时间的持续发力,蒲河生态经济带已经集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发展势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效应正不断释放。

从补齐生态“短板”,到带动沈阳北部崛起,增添新一轮振兴的全新动力,蒲河生态经济带无可替代。理念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势能加速释放蒲河生态经济带新一轮开发战略,“新”就新在理念上、路径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沈阳市委、市政府不仅将这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更是将其作为蒲河经济带建设发展必须遵循的航线和坐标:蒲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

调绘蒲河生态经济带的绚丽版图,沈阳起笔便底色丰润。

创新体制机制,沈阳市把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障碍的政策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着力用改革的理念、创新的办法突破思维惯性、思想藩篱和市场壁垒,最大限度上吸引、集聚生产要素和各类人才,助力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今年以来,沈阳市在政策创新、环境创新方面接连打出“重拳”“组合拳”,出台为企业降本减负的20条新政、组建市级行政审批局、创建项目中介服务网上超市……一系列直指要害、让发展直接受益的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沈阳的服务效能和城市吸引力、凝聚力。

事实上,沈阳创新打造的14个行政事业“零收费区”,有多个就位于蒲河生态经济带上,比如于洪区的沈阳永安经济开发区、沈北新区的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阳沈北航空产业园区、新民市的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沈阳胡台新城)、辽中区的沈阳近海经济区等。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实施,无疑为蒲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高速度建设创造了条件、夯实了道路。

在8月10日举办的蒲河生态经济带创新发展论坛上,各界专家学者也纷纷把关注点聚焦到创新上。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对经济带建设寄予厚望。他提出,应该把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放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大格局中来观察,突出创新驱动、市场引领、民营为先、绿色生态四大战略,把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辽宁经济新的增长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说:“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蒲河生态经济带的布局发展,打造蒲河绿色智慧新区、绿色智库,夯实产业基础,创新融资方式,优化产业布局。”

坚守生态底线,坚持创新引领,坚持产业化、城镇化并进,坚持发展成果共享……蒲河两岸,一盘纵横捭阖的战略新棋局正稳步摆开。

产业升级:握指成拳链动“沈阳之虹”

产业升级,是新一轮蒲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战略启动实施的核心要义所在。

通过此前几年的城镇化、产业化建设,沈阳市在蒲河两岸渐次推进了村屯撤并,建设成一座座新城、新市镇,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一批批具有牵动性、影响力的项目相继落地,蒲河两岸现已积聚了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经济总量占沈阳市的20以上。

去年,蒲河沿线各区(市)30余次赴外推介经济带,洽谈推进各类项目近千个,70余个大项目签约落地沿线各主导产业园。

沈北新区引进的利源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填补了沈阳市的产业空白。着眼于抢占产业高端,沈北新区紧紧围绕蒲河生态经济带大力发展食品医药、手机及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拉动全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引擎。

于洪区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软通动力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让智慧产业嵌入蒲河生态经济带,永安新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还获批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正式进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国家队”。

在辽中区,以蒲河为纽带,以生态水城、珍珠水城为“双核”,以沿线新型生态小城镇为支点的“一带、双核、多支点”新型城镇建设示范带建设正快速推进,3D打印等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聚集……

握指成拳。上游生态景观、中游新型工业及现代服务业、下游生态旅游及现代农业,新一轮蒲河生态经济带开发战略开弓已然势不可当。

而思路却愈发清晰:以城镇聚集区为中心,以产业升级为支撑,加快蒲河沿线地区新城、新市镇、特色镇以及新社区4个等级城镇建设,布局城镇向外辐射、扩散的通道,加快形成上中下游各具特色、创新产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的发展格局,为各个区域提速振兴和大沈阳经济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囊括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方向在内的蒲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城镇化、产业化目标铺展的经济带招商引资规划,更加细化、明确时序进度的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等,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目前已经明确的是,沈阳市政府将连续3年,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区(市)在蒲河生态经济带进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以奖代补,以奖代补资金用于当地蒲河生态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

从棋盘山上的一池秀水到菱藕飘香的辽中珍珠湖,这条依托蒲河水脉打造的生态经济带,正在为沈阳振兴发展的“巨龙”涂上点睛之笔。

《沈阳创新升级大蒲河板块》相关参考资料:
沈阳 蒲河、沈阳蒲河哪里钓鱼好、沈阳蒲河发展、沈阳蒲河生态廊道、沈阳蒲河经济论坛、沈北蒲河、蒲河 曾维、辽中 蒲河、蒲河新城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