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资讯杂谈 > 正文

第七届中国新城市建设发展年会

发布日期:2018/1/12 6:48:02 浏览:2822

用传感器,发现5厘米水封,如果上面马桶有6L水冲下来,各个楼层水封都有破坏,有的是负压破坏,有的是正压破坏,不管是谁家,冲一次水,其他人家的水封等于都失效了,失效以后,家里就等于跟整个城市下水道连通了。我们过去盖高层住宅,只是注意结构,给排水问题没有人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现在也有解决措施,也非常迫切涉及到居民健康的问题,所以搞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女):刚才在老师致辞当中听到关于房地产和GDP的关系,其实我们都知道GDP是取决于我们的生产力,而生产力又决定老百姓幸福美满的生活,接下来有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如福老师为大家发表主题演讲,演讲题目是“创新思维,砥砺前行”。让我们掌声有请黄如福老师!

黄如福: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荣幸在新年伊始,聚集在国家会议中心,面临着“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共同探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发展战略,十分有意义。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创新思维,砥砺前行”,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近年来,我们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建筑业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政策主要涉及到市场经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监督服务四个方面。

市场经营。

1.弱化企业资质,简化资质类别和等级,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

2.放宽承揽业务范围,对信用良好,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提供足够担保的企业,在资质类别上放宽承揽业务的限制。

3.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

4.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民间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探索,由建设单位自行决定发包的方式。

5.招标过程透明化,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纳入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6.实现招标、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推行网上异地评标。

7.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和PPP项目,鼓励组成联合体,走出本地区、走出国门,实行跨区域经营。

8.禁止挂靠经营,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9.进一步落实税制改革,强化税务管理。

质量安全。

1.全面落实“五方主体质量终生”责任,特别强调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因为一个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都是它找的,所以要特别强调建设单位的所有责任。

2.要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推动发展工程质量保险。

3.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开展对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工程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

4.对违反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给予责任单位一定时间直至终生不得进入建筑行业的处罚。

生产技术。

1.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的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筑工程全装修。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专业卓越企业,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的转型。

3.培养专业技术工人,全面实施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4.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中的集成应用。

监督服务。

1.建立“四库一平台”,加强对建筑企业、人员、经营业绩及其诚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管。

2.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建立建筑工人实名制,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

4.统一工程计价原则,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

5.培育全过程咨询,在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提倡全过程工程咨询。

这是我们国家近几年来在这四个方面发布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重点工作任务是:

第一,全面落实“五方主体质量终生责任制”。

第二,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劳务用工的改革,实行劳务实名制。

第三,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追究。

第四,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第五,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

第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强化施工安全。

核心工作是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全面落实五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应该看到在建筑行业当前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确实在变,发包模式变了,对企业的要求变了,游戏规则变了,生产方式变了,市场的规模变了,投机取巧难了,市场空间受限,靠关系行不通了,银行的贷款难了,维持企业资质的成本高了,对企业的经营能力要求高了。面对新政策、新市场、新技术、新机遇,需要有足够的应对能力。现在一些企业感到困难,尤其是一部分专业化程度比较低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中小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找到方向,难;找到出路,难。总在问未来的路在哪里,是继续在这个行业里熬着,还是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转型做其他的业务,还是退出建筑行业?很迷惘、很困难,不好下决心,总是理不出一个好的头绪。

再就是能力提升难,中小企业,甚至是一些已经取得特级资质的企业,在近一两年倒闭的也不少。自身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主要靠承接施工项目或做劳务分包的企业,在承接工程项目的时候,总是受到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的排挤,或者是遭受到违标串标,或者有人脉关系的玩弄,拿不到项目。用他们的话说,建筑行业的水实在太深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够生存下去。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建筑业发展是大事、是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必须不停地“跑”,只有跑,至少可以保持停留在原地,否则停留在原地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大家都在跑,在你前面的人也在跑,在你后面的人也在跑,如果你不跑,肯定后面的人都超过了你,只有跑,才能保持在原地。

怎么办?只有加速跑。怎样加速跑,才能够跑得过别人?首先必须强身健体,练好基本功。企业如何强身健体、练好基本功?我认为练好基本功,就要从转型升级做起,不要掉队、不被淘汰,一个企业在转型期,业务可以不转型,但是管理一定要转型,思想一定要升级,转型升级就是变革,就是寻找企业活下去的理由和价值;转型升级就是将自己归零。这是痛苦的蜕变,是企业在成长过程当中最困难的时刻。因为,在某些时候甚至需要否定自己、否定过去的成功,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一件事。

如果要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也是有先后顺序的,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其中企业家的思想转型升级是顶层设计,这是第一步,属于软件和动力系统。如果没有这个动力,企业家没有这个远见,就缺少了这个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解决企业家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变,因为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头羊”,只有当企业家想清楚了,想透彻了,转型升级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走弯路。

换句话说,顶层设计的难点是思想模式的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习惯了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误以为计划干不上变化,虽然大家都知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但是自己经常为无法把握未来找借口,为自己不做企业发展战略在找理由,有的企业已经陷入了“打烂仗”,因为我有很多时间是在企业里面给他们做咨询、给他们做企业管理,我退休之后,也管了两个半工程,做项目经理,所以在这一点上,对企业、对建筑行业,我还是有一点体会的。做工程项目,我也有一点亲身体会。我管了一个水库工程,7个多亿,16座桥梁,12个隧道,15公里的路,另外一个是房建工程,4万多平方米的高层建筑,我亲自在现场管项目。我经常在企业里走访,了解了很多企业,我在天津给一个企业做企业管理咨询,在这方面,我确实还是有一点自己的体会。

他们已经陷入了“打烂仗”或者被动挨打的境地,但就是不做顶层设计,急于扭转现状,杀出重围,或者自己给自己画一个圈,把自己封闭起来,企图摆脱困境,到头来还是没有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企业家的转型是第一步,属于软件和动力系统,有了动力系统,才不会徘徊,才不会等待,就会积极想办法、果断行动。企业家转型完了之后,要做的就是在战略上做文章,要把企业未来的三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目标与路径想清楚、写清楚、说清楚,让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明白、都能够接受。战略转型完成后,需要各职能部门的转型,以便于公司的战略衔接,根据公司的战略调整各职能部门的定位和工作重点。

最后是企业制度文化的转型,各部门职能转型完成之后,需要把很多有共识的东西,一些共同的流程,一些共同好的管理制度固化下来,成为大家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逐步深化为每一个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以上说的是企业管理方面的转型升级,但是在经营方面,我们也必须同时进行认真的思考,拿出转型升级的办法。

在经营方面,具体建议考虑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经营模式上的转型。面对新的政策核心的监管方式,联营挂靠将会被终止,我们必须要找到出路,企业如何从联营转向直营?过去习惯于联营的企业,习惯于挂靠的企业,转向直营,实力不够,管理能力不够,人力资源不够,这是我在很多企业都碰到的问题。首先就是人力资源不够,没有管理能力。

第二,管理模式上的转型。直营模式需要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过去联营管理是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靠收取管理费,但直营靠我们自己去经营,自己去管理,不管理好,没有一套成本管理的方法,命运从哪里来?

第三,区域范围的转型。面对即将到来的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和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建筑企业需要从区域经济转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从大中型城市的市场转向城镇市场,因为大中城市建设基本完成或主要任务差不多了。

第四,生产能力的转型。由于建筑企业需要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两个层次转型。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在拼死拼活地拼特级企业?因为有了特级企业,就可以直接做工程总承包。如果不是特级企业,是一级企业施工总承包,必须和设计企业组成联合体,才能够承接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现在我们国家工程总承包的发包模式大量增加,PPP发包模式大量增加,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话,如何承接这一类项目,怎么能够进入这个市场?要么有工程总承包的能力,要么走专业化道路。行业政策摆在这里,没有专业特长,没有核心竞争力,怎么在这个市场上混下去。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要么做大做强某个专业,要么就是做大,做成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要么做成某个专业领域很强的企业。

第五,项目角色的转型。面对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和大力推行PPP,因为政府没钱,希望能够通过PPP项目、通过民间投资来完成这些基本建设。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从单一施工的角色向投融资 建造方向、领域进行转型。

第六,生产方式的转型。现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终将取代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这是必然。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工业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型,这是没有选择的。但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时间点,实时地进行转型,不是随随便便转型。现在做建筑,预制装配式生产方式是大趋势,选择时机不对可能就会失败、就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提倡企业必须从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同时尽快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够实现华丽地转型,只有在经营上想清楚了,进入什么市场、开拓哪些业务,在管理上采取“五大措施”,坚持“四大原则”,建立“三条风险防线”,强化“两个责任主体”,就可以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企业就一定能够渡过这个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健康发展。

其中,“五大保障措施”是:改善企业自身环境,尤其是用信息技术来重新定义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流程制度、促进信息沟通、提高监督能力。“四大基本原则”是强支持、短流程、高授权、大监督。“三大风险防线”是:企业的治理结构、财务控制体系和业务控制体系,这三大风险防线,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