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下设单位 > 正文

红医:有一种“长征”终点在沈阳

发布日期:2016/9/9 0:35:41 浏览:444

1936年10月,随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红军卫校师生与随红一方面军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军卫校师生在陕西吴起境内的台儿湾胜利会师。这样的会师宣告了红军卫校师生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时的红军卫校经过漫漫征途与战火的洗礼,已经从江西中央苏区的一所“卫生小学”成长为一所“卫生中学”,正向一所“卫生大学”发展。1940年9月,八路军卫生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后,红军卫校改用此名)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本期《红医有一种“长征”终点在沈阳》开始将视角转向延安时期的红医。

2016年7月11日,我们在北京参观了两家院史馆。

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史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医学科研机构。在其院史馆人物墙上,记者看到了很多红军卫校(1940年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的师生:1941年入学的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班的学员刘景晏担任过军事医学科学院首任政委,1942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的学员周长庚担任过该院第二任政委,而红军卫校首任校长贺诚曾出任该院第三任院长,红军卫校第二期毕业学员涂通今曾任该院第六任院长。此外,中国医科大学的学员潘世征、彭方复和教师祁开仁还当过该院副院长……

另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院史馆。其馆长史晓娜这样介绍:“原我院院长靳来川不仅是八路军卫生学校(即红军卫校)军医第十一期军医班学员,还于1942年至1944年就读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班,同样毕业于这所学校的还有原我院院长刘轩亭、原副院长汪石坚、原临床一部副主任韩子玮、原临床二部副主任李蔚文等。这些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干部流淌着红军卫生学校的血液,成为解放军总医院初建时期的骨干力量。”

红军卫校师生大多在1949年后成为中国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

这样一所学校为何如此牛?

2016年7月12日,我们来到了延安。第一站去的就是中国医科大学旧址,旧址讲解员惠文学给我们讲了红军卫校在延安的发展史。

800余名青年投奔卫校

1936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的红军卫校师生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陕北的部分红军卫校师生会合。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学校扩大规模,学员达到300多人。

1937年,红军卫校随军委总卫生部开赴抗日前线,经历了多次迁转。1938年,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红军卫校返回陕甘宁边区办学,3月底抵达陕西富县张村驿。此时的延安已成为全国知识青年向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成了当时中国最时髦的口号和最响亮的呐喊。大批进步青年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延安,成了抗战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时在奔赴延安的青年大军中,就有后来成为红军卫校(抗战爆发后改称八路军卫生学校)学员的李蔚文。我们在北京301医院提供的《寻根记》一书中看到了李蔚文的一段回忆:“西安事变后形成统一战线,八路军那个时候到全国各地招生,我初中毕业,当时15岁,1938年跟一位地下党老师从浙江到了延安,八路军很缺医务人员,把我送到八路军卫生学校培养。”

据中国医科大学校史记载:边区政府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1938年秋,从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青训班调800余名知识青年来校学习,分别编为军医13、14、15、16期和调剂8、9期及两个护士班。此时学员近900人,编成3个大队、7个分队。当时学制是:军医班一年半,调剂班一年,护士班半年。在教学上,一方面坚持并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注重临床各科及技术操作。还增设有军事课,以适应战伤救护之需要。

惠文学说,在这一时期,张村驿办学是红军卫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它为学校迁至延安后的大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61人成首批医大毕业生

1940年3月,八路军卫生学校由张村驿迁往延安东门外柳树店。

报道组顺着延河东行十余公里,来到位于柳树店的这处办学旧址。惠文学介绍说,建校时的柳树店是个穷山沟,一片山坡地,山沟里只有几户人家。全体师生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建校劳动。经半年努力,他们凿出了一个个窑洞,装上门窗,刷上白粉,修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和能容纳千人的大礼堂,还修了平坦的操场和起伏的山坡路。

如今我们看到的旧址比当时的规模小了很多。惠文学猜测说,现在村民的住房位置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原中国医科大学的旧址,而原校址一直延伸到延河边。

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在原校址进行复建。我们看到的一排窑洞教室、大礼堂和手术室,便是那时复建的。许多学员在回忆文章中提到了1940年8月毛泽东来到学校向师生们作的一次报告。毛泽东讲道:“你们在党的领导下,从江西中央苏区的‘卫生小学’,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现在成长为‘卫生中学’了。我们的革命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因为我们能为群众谋利益,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所拥护,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建设一个新中国。你们卫生学校也是这样,将来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卫生大学’。”

这次讲话为后来卫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一个基调。

1940年9月,经毛泽东提议,八路军卫生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从此,中国医科大学跨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同年,校长王斌为表达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愿,亲自作词,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谱曲,创作了中国医科大学校歌。“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救护的先锋。在艰苦的斗争中,学习紧张、朴素、仁慈、谨慎的作风,创造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干部,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我们正是社会的治疗家,使受伤的祖国走向健康,走向新生。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敢前进建设新医学的责任,担落在我们双肩。”

如今,这首歌仍在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里传唱。

1941年毕业的军医14期61名学员,成为更名后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

20名教员培养千名学生

涂通今是红军卫校第二期学员,是经历过长征的三名红军博士之一,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是我国神经外科研究的开创者。他在《涂通今医学文集》中记录了红军卫校到陕北后师资力量的壮大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员很多是1937年至1940年从国民党统治区奔向延安的进步医务工作者,还有马海德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大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主治医生以上的医务人员也都担任了临床教学和实际指导工作。这些教员有的曾出国留学,如曲正、史书翰、李润诗等;有的是清华、湘雅、齐鲁、平大等医学院毕业生,比如薛公绰、季钟朴、鲁之俊、黄树则、谭壮、陈应谦、任国祥、魏一斋、李亭植、祁开仁、林格、龙在云等。这些教员专业过硬、经验丰富。史书翰老师对人体解剖非常熟练……鲁之俊老师讲外科时,经常把病人请到课堂上来,按看病的程序进行讲解,使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黄树则老师讲诊断学时能紧密联系实际,让同学们互相在自己身上练习视、触、扣、听,熟悉正常的听音和呼吸音,让同学们在雪地上行走,区别摩擦音、干性啰音……”

据史书翰回忆,到1937年冬,卫生学校还只有6名教员,包括李治、李维祯、张一枕、史书翰四名教员,后来又来了李广训、刘绍久等教员。到柳树店时,学校已超过20名教员。这些老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担任了各省市医学院院长、中央及军委卫生部部长、研究院院长等重要职务。如黄树则、史书翰曾任卫生部副部长,鲁之俊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主要创建人,李维祯曾任沈阳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在延安办学期间,中国医科大学为部队和解放区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1942年1月从中国医科大学分出的药科,成立药科学校(即后来的沈阳药科大学),也培养了大批司药人员。这些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前后方部队,为部队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9人研究班走出5位将军

194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成立研究班,由军队和地方卫生部门抽调出一些领导干部来学习。叶青山任班长,刘夕青任党小组长,斗争(刘景晏曾用名)任生产小组长。其他成员有欧阳竞、李资平、靳来川、潘世征、曾育生、魏明中等9人。

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在有关中央医院的文献中看到:1944年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展壮大很快,战区也越来越宽,各根据地都需要大量的外科医生。中央希望培养一批“高级种子”医生,于是将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长刘夕青,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卫生部副部长曾育生、李资平,留守兵团野战医院院长靳来川,三五九旅卫生部长潘世征等六位高级卫生干部直接调到在中央医院工作的苏联专家阿洛夫身边进修。

研究班的学员毕业后都成为各级卫生部门的领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5位成为将军:李资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叶青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曾育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靳来川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解放军总医院院长;潘世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班的其余4位毕业后也分别担任了各级医疗单位的领导:刘景晏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政委,刘夕青曾任铁道部卫生局局长,欧阳竞曾任卫生部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魏明中曾任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

在旧址,13间窑洞教室已经被改成了荣誉室。

我们看着展板上一张张校友照片,仿佛看到了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史。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对学校的题词,也昭示着这所学校的光辉历史。仅毛泽东就曾来过这所学校7次,很多学员都曾亲耳聆听过毛泽东的报告。

《红医:有一种“长征”终点在沈阳》相关参考资料:
沈阳127终点站、沈阳 127终点、沈阳232终点电话、沈阳智种农业科技、沈阳 达内、小沈阳、沈阳机床、长征五号、长征五号年底首飞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