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企业单位 > 正文

【沈阳市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4/2/14 0:43:59 浏览:19

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结合我市物流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1.物流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实现230.8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07.9亿元,年均增长13.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达到17347.5万吨,同比增长14.4,其中公路货运量实现16804万吨,同比增长14.1,铁路货运量实现538万吨,同比增长24.9,民航货运量实现5.5万吨,同比增长9.3。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156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9.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1.9公里,已形成了以“两环八射一过境”的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8条放射状国省干线为主通道、以县乡和农村公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等6条铁路干线汇集沈阳,并拥有全国第二大的铁路编组站。桃仙国际机场被国家列为全国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06条,其中,国内航线9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5条,民航运输年起降达6.97万架次。

3.物流企业加快引进和发展

近年来,我市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国内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公司争相进入我市,其中日本邮船、美国UPS、丹麦马士基等世界100强物流企业8家,中海、中外运、招商局、宝供等国内50强物流企业14家。本地物流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辽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沈阳储运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等38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

4.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沈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通中国网、中运物流网为代表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大部分物流企业自行开发、购入和租用了物流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采用GPS系统、条码等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

1.物流运行效率偏低

现行物流业的分行业管理,行业间缺乏融合和协调,制约了我市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4.6,占全市服务业GDP的比重也只有10.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2.物流服务能力不足

多数企业对于物流服务关注的仅限于物流成本的降低,没有上升到整体供应链优化的高度,只以“单环节、多供应商”外包模式为主,大部分物流企业只是承担某一个环节的物流业务,如运输、仓储、配送等,难以提供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服务,存在附加值低、成本高、市场乱等问题。

3.产业布局和物流资源分散

我市物流企业分布较分散,规模较小,缺少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服务范围大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程度低,“封闭、集约、综合、社会化”的物流园区尚未形成,与我市建设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的目标不相称。

一是全球经济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我市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快速增加我市物流业务总量,扩大我市物流服务辐射影响范围。

二是随着沈阳经济区的改革发展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以及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城际连接带新城和新市镇建设加快,我市物流业的集聚功能将稳步增强,物流发展定位和服务层级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我市以铁西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一是资源和效益的挑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社会效益大,企业效益相对小,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随着土地使用税的增加,使投入与产出矛盾更加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者积极性。

二是管理体制及机制的挑战。现代物流是各种产业融合、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复合产业。行业间缺乏协调,影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资源整合为手段,以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重点,以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为突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作高效、服务经济、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和能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坚持市场化原则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消除行政区划意识,做好区县间、行业间和部门间的协调和衔接,统筹全市,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合理配置物流资源。

2.坚持集约化原则

整合物流资源,通过高质量、多功能的物流服务和不断巩固业务资源,使物流集中发展区、中心布局充分体现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特征,促进我市的物流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3.坚持联动化原则

注重城市主导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一方面,物流业为其他产业提供支撑服务;另一方面,发挥物流业先导作用,提高产业物流运作效率,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4.坚持可持续原则

强化与硬件设施相匹配的软环境建设,切实做好硬件设施建设和软环境营造有机结合,推动物流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发展绿色物流。

总体定位是将我市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包括三个层面内容:

1.沈阳经济区物流核心城市

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产业基础雄厚及一体化建设等诸多优势,将我市打造成为该区域交通组织和调度中心、物流采购和分拨中心,形成为沈阳经济区城市间货物配置的核心节点。

2.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

发挥我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地区经济走廊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构建连接省内外的物流通道体系,形成服务于全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国内最优的发展环境、物流人才培育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总部集聚城市。

3.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

利用我省沿海经济带建设,构筑完善的出海物流通道和航空物流通道,建设以保税物流、航运物流以及铁路集装箱物流等为基础的沈阳国际物流节点体系,成为连接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围绕我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定位,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超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下降到17以下;

世界100强和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达到60家以上;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作,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

使我市成为东北地区的物流采购与分拨中心、物流信息中心、物流总部基地、物流装备制造基地和物流科教基地。物流业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框架体系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交通运输条件,确定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位置、类型、规模和功能,构建“三大圈层”的总体发展格局。

1.物流总部发展圈层

三环以内区域。依托中心城区楼宇经济优势,发展物流总部经济;依托中心城区信息化优势,积极构筑物流信息高地;利用中心城区靠近需求终端优势,发展城市配送物流体系;依托中心城区人才优势,开展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顺应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原有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对于不适合在中心城区发展的,逐步向外围城区迁移。

2.物流集中发展圈层

三环至县域之间区域,其中四环两侧为重点发展区域,是我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物流体系发展的主要载体圈层。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大力推动物流集中区建设,提升物流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的能力和水平。

3.县域物流发展圈层

各县(市)依托产业基础,在物流需求较为集中的区域规划建设物流节点,为特色产业园区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配套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物流节点设施建设带动县市物流业发展。

沈阳市物流业发展除构建上述三个圈层外,还应注重与沈阳经济区其他七城市协调互动发展,推动规划、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合作建设区域内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打造协调统一、规划清晰、重点明确、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产业格局。

物流集中发展区重点实现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完善专业化物流组织服务,为全市、沈阳经济区、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等大区域物资集散、分拨、中转、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等提供综合服务。

1.沈阳国际物流港

位于于洪区马三家街道,由沈山铁路、沈西铁路和规划四环围合而成的区域,占地面积26.3平方公里。以铁路物流为核心,整合公路、海运、空运物流资源,发展制造业物流、化工物流、快速消费品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各种物流业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建立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综合型物流集中发展区。打造集现代物流、内陆口岸、保税仓储、金融服务、流通加工功能于一体,覆盖沈阳经济区、辐射东北、连接国内、通向欧亚大陆的现代化物流港。

2.临空现代物流港

位于苏家屯区浑河新城内,苏桃路周边,三四环之间,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承接辽宁省及东北地区中转物流,提供面向市区的城市配送和面向周边城市的中转配送服务。

3.铁西装备制造业物流集中发展区

位于铁西产业新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路沿线,占地2.0平方公里。集中发展区将以制造业物流服务为核心,提供融入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维修等一体化物流服务。服务对象主要面对大型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现代建筑产业、汽车制造及关联企业,并能积极满足其它行业制造及商业企业的工业仓储、包装、分拣、加工等供应链服务需求。

4.近海保税物流集中发展区

位于沈阳近海经济区内,东至茨榆坨镇,西至蒲河东岸,南至沈盘公路南1公里,北至大莲花村,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近港优势,重点发展综合保税和港口物流,成为集仓储、区域配送和分拨等功能于一体的保税物流集中发展区。

5.沈北综合物流集中发展区

位于沈阳四环、五环之间,以203国道为轴线,东至203国道以东1000米,南至四环控制线,西至长大铁路控制线,北至新城子常州路。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围绕生产资料、农产品、小商品、医药、汽车零配件等,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专业批发市场。主要由交易展示区、仓储物流区、生产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组成。

6.沈海综合物流集中发展区

位于大东区京哈高速王家沟出入口西北侧,东至京哈高速,西至沈铁路,南至三环路,北至皮台与沈北交界处,占地1.5平方公里。依托大东汽车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生产资料、建材装饰材料、日用工业品等物流服务,形成辐射东北地区的综合性集中发展区。

7.空港物流集中发展区

位于东陵(浑南新区)机场规划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航空产业物流、临空物流和保税物流为主,辐射全国乃至国际的物流集中发展区。

物流中心为特定区域,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化工、商贸流通等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十五个物流中心。功能上,与物流集中发展区各有分工互为补充;布局上,原则上鼓励物流中心向物流集中发展区集聚,共同发展构成全市物流节点体系。

1.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

该中心位于于洪区马三家街道,是全国铁路集装箱18个一级节点站之一,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为主,集特货、快运和整车货物等全部铁路物流业务的枢纽型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达100万标准箱。

2.大东汽车物流中心

位于大东汽车产业区。重点建设成为东部汽车产业提供零部件和商品车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汽车物流中心。形成100万辆整车及所需零部件的物流服务能力。

3.金山钢铁物流中心

位于皇姑区东北部,东至铁路线、西至文官村界、南至金山北路、北至区界。利用有色金属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