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下设单位 > 正文

沈阳市区仅446名儿科医生一个大夫或呵护1789个娃

发布日期:2016/2/3 16:56:07 浏览:360


沈阳市统计局


1月28日15时许,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输液室床位被患儿和家属填满


■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闻英奇摄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也就是全国2300个儿童有1名儿科医生。


根据沈阳市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0~14岁常住人口有79.8万人。而来自沈阳市卫计委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市除康平、法库、新民、辽中外,持有儿科专业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仅446人。


随着今年元旦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有专业人士预测,2~3年后新生儿数量会呈现大幅增长,在儿科医生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儿童看病难将会产生更大的矛盾。


■走访


不同医院儿科患儿数量差别大


1月28日,记者走访了沈阳市内的几家设置了儿科诊室的医院以及社区。


走访一:8时30分,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二楼,拥有十余张病床的儿科留察室内,只有两个输液中的孩子和陪同的家长。按照医院医生的说法,还没到患儿集中输液的时间。


走访二: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二楼儿科大厅,数十名家长陪伴着正在输液的孩子。在诊室内,七八名家长围在科主任身边等待就诊。医院儿科徐主任告诉记者,从8点开始儿科就诊患者就进入高峰,一直到中午才能缓解。“这两天还能好一点,每天有三四百患者就诊,元旦当天有五百名患者就诊。儿科全部医生有20人,排除休息、倒班、外出学习等,每天门诊医生就3个人。”


走访三:相比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儿科规模,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坦言,该院儿科医生只有3人,每天门诊值班仅有1人。最近随着医院扩建,患者数量明显减少,儿科诊室内仅摆下3张输液座椅。


眼下正处于冬季儿童传染病高发期,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日接诊量仅20余人。


走访四:在铁西区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值班医生告诉记者,医院4名儿科医生轮班倒,日接诊患儿在20人左右。


走访五:在记者随后走访的铁西、皇姑区的三家社区卫生中心处,均没有设置专门的儿科诊室,能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儿,多说平均一天能有一两个,年龄还得在4岁以上。


结果


在与多家医院儿科医生交流时,记者发现沈阳10家市属医院里,7家开设了儿科。其中儿科规模最大的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在高峰期日接诊量在300~400之间,最少的日门诊量仅有10余名患者。


其他几家医院在儿童传染病高峰期平均日门诊量在50~70人之间变化,极端情况下会有破百的情况出现。


而对于社区儿科诊室的冷清,社区医生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社区医院只有基本医疗药物,如果涉及输液还需要看孩子的血管情况,太小的孩子看不了,像头皮针就扎不了,只能去大医院。


■数据


全市35000多名执业医生仅446名儿科专业


沈阳到底有多少儿科医生?昨日记者通过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卫计委信息查询发现,沈阳市除康平、法库、辽中、新民外,共有446人具有儿科专业医师执业证书。据工作人员介绍,只有持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才能在医疗机构从事诊疗工作,446人所在单位中包含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在446人中还包括退休人员、转行政岗位人员和其他未从事儿科医疗工作的人员,也就是说真正在儿科岗位工作的人数会少于这个数字。


根据沈阳市统计局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0~14岁常住人口有79.8万人,而来自沈阳市卫计委的消息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为35000多人,但只有446人持有儿科专业医师执业证书。


■调查


儿科医生为啥这么少?


全年无休、收入低、压力大成主要因素


儿科专业医师为什么这么少?在采访了多位医生和专家后,记者进行了总结,全年无休、收入低、压力大等成闹“医生荒”的主要因素。


原因1:儿科医生全年无休息日儿科疾病存在淡旺季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医生表示,医院在2014年还有5名儿科医生,随着其中两人退休,加上没有新人加入,儿科只能靠包括主任在内的3名医生维持,全年365天没有休息日。他们除了值白班门诊外还要值夜班门诊,也就是第一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第二天晚上5点上班,第三天早上8点下班,周而复始。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边主任告诉记者,儿科疾病存在季节性,春秋冬季换季加上温差大,很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这也造成了儿科行业的淡旺季,忙的时候忙不过来,闲的时候没患者。


目前在沈阳医院里的儿科医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断层,一拨人年龄在50岁左右,一拨人30岁左右,其中原因与医学院校取消儿科本科专业有关,现在的30多岁儿科医生都是从临床专业转过来的。


原因2:儿科毕业生受专业限制,毕业后不好就业


一名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的专家张鑫(化名)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培养了众多儿科医生,在停办的多年间,沈阳医院的儿科都在吃老底儿,无法从儿科专业招聘到人手,随之而来的是儿科医生由临床专业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填补进来。“从教育部门的观点,儿科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应纳入研究生培养范畴,因此取消了儿科本科专业,对学校来说,儿科专业毕业生受专业限制,毕业后不好就业。上学时学的都是孩子的疾病,很多疾病在成人身上不会出现,找工作就受到限制。”该人士说。


张鑫说,多年前医学院校取消儿科系是全国范围的,实际上医学院校在医疗系下面还是开设有儿科专业班的,实质的意义是弱化儿科的作用。“当时国家提倡的政策是一个夫妻一个孩儿,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划,新生儿少了,儿童患者也就少了。”张鑫说,“在十余年间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不乏责任大、收入低,当医疗政策还处在以药养医的阶段时,儿科因特定的人群用药量明显低于成人用药量,儿科医生肯定比成人医生收入少。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儿科医生灰色收入显著低于成人医生,长此以往也就留不住人了。”


原因3:儿科是“哑巴科学”收入低、压力大、招人难


省人大代表王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儿科医生工作风险高、压力大、强度大、待遇低,造成医学院校医疗系的毕业生不愿从事儿科专业,毕业于儿科专业和已经从事儿科专业的医生纷纷转行。从全国来看,儿科医生资源呈总量紧缺状态,资源分布不平衡,儿科医生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数量会显著增长,患病儿童数量也会相应增长,儿科医生确实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王永生指出,一名医学毕业生在校要经过5年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再经过3年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培养后才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如果要想做儿童心脏、肾病等亚专科儿童医生,还要再经过3年培训。儿科被称为“哑巴科学”,儿童疾病存在起病急、病程快,而且儿童很难说清楚自己的病痛,加上家长疏于观察,转述时提供给医生的有效信息不足,给医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儿科医生的经验判断非常重要,而儿科医生经验的积累与诊治的患者量和时间成正比,培养一名成熟的儿科医生需要比其他科系的医生消耗更长的时间。目前的现状是“一儿得病,举家出动”,家长给孩子看病偏向去大医院找名医,造成基层医院医生积累经验机会减少,要成为达到患者要求的儿科医生,其培养周期相对更长。


在记者走访的医院儿科医生处,存在普遍的共识,儿科医生待遇远不如其他医生,而儿科医生压力更大。儿童用药剂型、剂量比成人小,医生主要靠技术手段诊断和治疗,比如让发烧的孩子多喝水、冷敷,儿科收费自然就偏低。同时孩子血管细又不能配合,一次穿刺成功率低,对孩子再次穿刺孩子会更加哭闹,家长就会不满意,医患纠纷会随之而来,医生、护士还要想着如何防止家长的暴力行为发生。


■建议


增加对医院儿科的投入


留住、吸引人才


实际上在省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大连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李淑娟曾建议:“单独二孩制度放开后,儿童的数量会有所增加,这样就会给现在儿童看病的难题雪上加霜。”随着全面二孩的开放,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不容忽视。


在今年的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王永生建议:“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同时省人大代表胡敏也建议:“在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保留住儿科医学人才。”


王永生建议,政府从资金上给公立医院儿科更多投入和支持,以便医院能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待遇,留住和吸引人才,此外在互联网 时代,政府应该加大儿童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推动远程会诊和诊疗指导,共享优秀儿科医生资源;扶持建立区域儿童医院联合体,推动区域儿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快速转诊和会诊制度,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基层医疗质量,缓解基层儿科不足的现状。


王永生还建议,医学院校和医院应加强联合,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处于待业阶段的本科毕业生接收规范的儿科专业培训,用这种方法培养儿科医生,从源头上解决供需矛盾。


同时恢复儿科医生的培养体系,扩大儿科方向专业的招生规模,提高医学院校中儿科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


王永生说,儿童的健康关乎国家未来,儿童健康需要一批优秀的从事儿科专业的医护人员,相关部门应制定发展儿科的中长期规划,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


■变化


为培养儿科学人才


中国医科大学缩短学制


中国医科大学招办主任田伟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招生变化中,其中一个是原来七年制儿科班随着七年制临床医学的取消,变成了临床医学五年制儿科专业特长的方向。


保留了儿科班的招生层次是由于中国医科大学是全国比较早的建立儿科学系和开展儿科学本科教学的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儿科新生儿抢救中心是全国四大抢救中心之一。


为了培养儿科学的人才保留了这样的专业,由原来的七年制调整为现在的五年制。


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闻英奇


编辑:胡晓琼

最新下设单位
  • 沈阳公安“百日行动”为平安“加码”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6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韩宇“多亏咱社区民警,多次上门调解,化解了我和邻居的矛盾,也解了我的堵心事。”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

  • 点亮青春匠心梦04-30

    为弘扬工匠精神,引领青年热爱技能、投身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4月17日,全国青联副主席、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钳工方文……

  • 中国医科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简介中国医科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简介04-29

    孙思卿,男,汉族,来自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第21届支教团团长。研究生推免期间将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泌尿外科专业学习,服务地为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本科……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