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沈阳 > 资讯杂谈 > 正文

沈阳新闻

发布日期:2022/7/9 20:51:47 浏览:438

增长22.3。其中,争取国家级政策4项,省级政策1项;争取国家级项目865项,资金7.3亿元;省级项目951项,资金6.9亿元。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民口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5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82个,其中国家级8个;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9个。拥有两院院士25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登记技术合同788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92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69件。

2021年12月7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支持沈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

2022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沈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3.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20个,博物馆19个;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952场,参与群众50.1万人次;公益性艺术培训248场,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239场,完成17个城市书房、114个城市书屋建设。

2021年11月,公益广告作品《找文明》荣获2021全国公益广告大赛视频类社会组一等奖,填补了沈阳市公益广告产品在全国荣誉中的空白。

4.体育事业

统筹疫情防控和体育赛事活动,2021年全年举办中国—中东欧青少年国际象棋团体赛、沈阳马拉松、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首届徒步大会、盛京冰嬉节暨冰龙舟大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事活动20余场,覆盖城乡的群众性健身活动300余场。

实施“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2021年以来,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为全市公园广场、社区(村屯)和口袋公园配置安装健身器材设施1104套、3920件。助力“双减”试点城市建设,创设首批17家青少年校外体育服务驿站。2021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将沈阳列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地区。

深化体教融合,制定沈阳“三大球”振兴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年5月沈阳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圆满完成2021—2022赛季CBA常规赛第三阶段沈阳赛区赛事保障服务工作,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再次摘取CBA总冠军。

坚持品牌强市战略,推动赛艇运动普及发展,2021年9月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

释放北京冬奥会带动效应,成功举办2021—2022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积极参加辽宁省首届青少年冬季运动会,沈阳代表团共获得37金、25银、21铜,金牌、奖牌和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一。

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组建“沈阳市体育产业联盟”“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体育创新发展联盟”。2021年发放500万元体育惠民消费券,带动体育消费3850余万元。多渠道促进体育彩票销售,2021年全市体彩销量14.71亿元,筹集公益金9169万元。

5.医疗卫生

2021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218个,其中包括医院303个,其中公立医院111个、民营医院19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84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9个、门诊部(所)473个、村卫生室20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910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661人、注册护士4261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7596张,其中医院71327张、乡镇卫生院3122张。全年总诊疗人次3950.2万人次,出院人数154.9万人。

6.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4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19.6万人,减少1.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54.2万人,减少0.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7.6万人,增加1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5.2万人,增加5.1万人;工伤保险211.2万人,增加30.0万人;生育保险178.8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28.0万人,增加1.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3041元,比上年提高135元。失业保险金人均支出标准为每月1741元,提高112元。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职工为191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9.2元。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6.5元。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578元。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99亿元。其中,城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5亿元,27592户、3563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4亿元,18732户、3130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7户、519人享受城市低保边缘家庭救助;506户、947人享受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0.98亿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20活补贴0.31亿元,累计惠及31.1万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0.67亿元,累计惠及83.9万人次。全市共有救助站7个,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001人。全市城乡养老服务机构1505个,比上年增加86个;城乡养老服务床位4.6万张,比上年减少2700张。全市有儿童福利机构1个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7个,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床位622张。年末,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09人,108名孤儿享受“福彩圆梦·孤儿助学”补助资金,45名孤儿享受“医疗康复明天计划”补助资金。全年开展慈善公益活动1.5万余场,募集慈善款物0.8亿元,支出0.55亿元,受益人数达530万人。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155万人,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场,参加志愿者达75万人次。

7.城市建设

2019年10月31日,沈阳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

2019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给予支持。

2020年7月,入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名单。

2020年6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定为2020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2020年9月6日,沈阳市房产局、沈阳市自然资源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首付款须一次性支付,禁止分期支付和“首付贷”。

2021年11月,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为期2年,重点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及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108]截至2022年,沈阳已建设5G基站2万个,位居东北地区首位。5G网络覆盖已在全市重点区域,实现政企单位、交通枢纽、景区、垂直行业需求场景以及人员流动密集地区覆盖,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到93以上。

2022年5月,沈阳市入选“十四五”第二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历史文化】

1.方言

沈阳话是沈阳的地方话,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沈阳话是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以北京官话(由北京方言和沈阳方言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沈阳话和东北其他地方的方言一样,同属于官话方言的东北官话。

2.宗教

截至2021年,沈阳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及7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345处,宗教教职人员693人,信教群众约35万人。佛教是沈阳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于魏晋时传入辽东,唐代在沈阳地区广为传播。沈阳著名的佛教寺院较多,如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的长安古寺、东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慈恩寺、清皇家寺院实胜寺等。沈阳佛教出现过全国有名的步真、逝波等德高望重的僧尼。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沈阳共有佛教寺庙62座,僧尼喇嘛304人。文革中,市内大量佛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得以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

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352年一名为云山的道人创建了沈阳城隍庙后,道教开始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较有名气的道教场所,如明代的斗姆宫、清代的三教堂(太清宫)等。沈阳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国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的岳崇岱等著名高道。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全市共有道教宫观28座,全真派道士101人。文革中,市内大量道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清宫最先得以修缮,并恢复宗教活动;全国最大的坤道院―蓬瀛宫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伊斯兰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传入沈阳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修建沈阳城隍庙的石碑阴文《沈阳路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记》中“本庙营造……东至回回五哥院墙”的字样。清康熙元年(1662年),铁氏先祖铁魁,出资兴建沈阳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南寺,之后,随着回民人口的增多,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历史上,沈阳伊斯兰教曾先后有张子文、朱岳坡、赵铭周等一些大阿訇在沈执掌教务活动。文革中,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被停止,清真寺遭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缮、复建了部分清真寺,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天主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传入辽宁。1838年,罗马教皇指令将辽东和蒙古从法国迁使会北京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满蒙教区,并将主教府设在营口,1878年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建立,这是沈阳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之一。1892年满洲教区主教府从营口迁到沈阳,沈阳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天主教活动中心。解放初,沈阳市有天主教堂10座,神职人员57人,1957年教堂合并为7座,文革中,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南关天主教堂等场所开始陆续修缮、建立并对外开放。

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沈地区。1872年,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差会派宣教士罗约翰牧师到沈阳传教,成立沈阳东关基督教长老会,是为基督教正式进入沈阳。之后,英国大英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朝鲜汉城东洋宣教会、英国伦敦救世军等基督教组织陆续在沈阳建立教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基督教侵入沈阳,并与英美等基督教争夺在沈的领导权。全国解放后,1950年,以上海基督教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40人联合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号召中国基督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沈阳基督教徒热烈拥护这一宣言,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沈阳解放时统计,全市有基督教堂23座,传教人员48人,信徒3000人左右。文革时期,各教堂被关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3.舞蹈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原为古代汉族人农闲时期的娱乐形式。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特点: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满族秧歌原有传统艺术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

4.小吃

沈阳小吃有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杨家吊炉饼、马家烧麦、西塔大冷面、不老林、老山记海城馅饼、那家馆白肉血肠、朝鲜族烤牛肉、打糕、张久礼烧鸡、麻花、沈阳小土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